2017年5月3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会堂召开2017年福建省“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庆祝暨表彰大会,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等相关领导出席讲话并为获奖者颁发第十四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据悉,第十四届福建青年科技奖全省共推荐了152名有效候选人,最终通过专家评审产生30名入选者(闽科协发[2017]61号文件)。同时,5月发行的《福建日报》对30名获奖者进行了专题报道。我院唐友名博士首次获此殊荣,也是我校教师首次获此荣誉。


附:
唐友名博士事迹简介
唐友名,男,博士(后),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出生于湖南祁东。2010年6月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2014年从厦门大学和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博士后出站(获评优秀)。2010年6月起任职于厦门理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现为厦门理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唐友名博士自200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汽车安全性设计、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客车碰撞安全等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申请国家专利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授权专利3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编著和出版教材/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6项。其中,2014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科研青年人才计划,2016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6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校企合作),2016年获评2013-2016年度厦门市“优秀教师”称号,2017年获评2013-2016年度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
唐友名博士对汽车碰撞兼容性技术进行了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有限功能空间的兼容性安全设计方案和安全防护技术方法,研制出新型客车防撞溃缩吸能装置等一系列创新装置,技术成果被列装于福汽集团XMQ6900Y等车型上,在交通运输部北京公路交通试验场(通州)成功完成“中国客车第一碰”,在厦门理工学院成功完成“中国高校客车第一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该成果颠覆了传统安全防护设计理念,突破了在汽车车身上采用兼容性安全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成果得到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曹立波教授等省内外同行专家的一致高度评价和推荐。成果从2010年起开始产业化应用,已在厦门金龙汽车集团、华菱汽车等企业中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为例,仅2012-2014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0968万元,出口创汇160万美元。通过该项目成果的应用,对提升我省汽车的安全性、增强关键安全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