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定历史自信,勇担文化使命,我院鼓励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参与,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书写华夏新时代的篇章。
我院为了解不同地方的传统文化和学生在寒假期间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在寒假期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书写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与收获或对亲情温馨感受主题作文,收获许多学生的积极投稿。探寻文化谱系,传承中华文脉。在许多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我院学生寒假返乡亲身体会乡村文化,探索实践的点点滴滴,以“抬神明”“帝君出巡”“踩街灯会”等乡村习俗,厚植历史情怀与文化担当。还可以我院学生感受亲情美满,振兴乡村文旅。在寒假期间与家人有许多温馨与美满的相处,感受年夜饭的精神寄托和家乡的变化。了解乡村真实情况,看到了当下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趋势和充满光明的前途。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文化深入探索,我院学子感受到了历史文化魅力,收获颇丰,意识到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坚持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部分优秀文章展示:
23车辆1郑铭泽
抬神明
我们村里每年都会举办,每家每户都无比期待。女人要在家中准备烟花爆竹,男人则穿上村里的衣服,加入抬神明的队伍。
烈日当空的中午,村里人没了以往的困意,早早在村里祠堂等待,我也毫无疑问加入了这个队伍。开始后,我抬上了一位神明,在祠堂外转圈,代表着每年的团团圆圆。神明很沉,但每位村民脸上都挂满了幸福的笑容,似乎忘记了肩上的红肿,沉浸在爆竹的轰鸣声中。过了会,开始抬着神明在村中每家每户穿行,我将担子交给表哥,和我爸抱怨着神明的沉重,给他看我肩上的红肿,但他却告诉我这是神明对我的眷顾,会保佑我在新的一年中健康成长,顿时我心中的抱怨之情荡然无存了。在一声声爆竹声中,我和其他村民互相接力,穿梭在小巷中,或抬在肩头,或用手抬举,不亦乐乎。转眼间过了四个钟头,大家都回家休息,等待着晚上的再一次活动。
夜晚悄然降临,但祠堂前再次聚满了人群,热闹丝毫不减,每个人拿着火把,跟随着神明的队伍。我也举着火把,从村里的祠堂走到村口,再走出村,每家每户放着烟花,绚丽的烟火在空中迸发,显的地面上的火把也熠熠生辉,代表着明年也会像火把上的火苗一样,熊熊燃烧。
等队伍再次回到祠堂,祠堂前早就准备好了卤面和浇头。我迫不及待打了一碗,浇头中有各种漳州本地的海鲜,新鲜可口。村民们或坐在祠堂的台阶上,或坐在凳子上,都品尝着这一年一度的美味。回想着今天抬着神明走过的沉重的每一步,为了中国人民的福祉,希望作为广大青年我们,也要结合中华文化,继续把文化传承下去。
23机制1黄腾炜
帝君出巡
“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在新春期间,游神正是福建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民俗活动,也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和体现,人们通过游神祈福来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农历正月初十这天,我们旧县龙队在应徒弟胡氏龙队的邀请下前往南胜赴一年一度的帝君出巡。
这是我们第一次以师傅的身份出席外场游神活动,那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仿佛老天爷也知道今天是个重要日子,在我乘坐的轿车即将到达目的地时我的耳边已经接收到村里深处传来阵阵的锣鼓声,街上走着许多身着胡氏帝君的服饰的村民们,一下车,在胡氏村委代表的带领下,我们离锣鼓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映入眼帘的便是他们邀请的莺歌队正在表演,他们以嘹亮的歌声和激情的舞蹈来凸显节日的热闹与喜庆,表演完成后他们的主理人便用闽南语高喊“新的一年祝大家合家平安顺利赚大钱,大家说好不好!”在当时热闹氛围的渲染下,我也跟着振臂高呼“厚”,紧接着就是我们徒弟们的表演时间,看着他们舞龙的模样,搞得我们也是内心发痒真想上去舞一场,我在看着他们舞着熟悉的招式时发现了他们在处理小节之间的能力还是不足,便在表演结束后跟他们及时反映,也得到了他们正反馈,在短暂的休停过后我们跟随着他们继续游村,这一路上烟花漫天绽放,这让我在我们县城禁放烟花后第一次感受到真正浓厚的过节气氛,特别是在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满地都是鞭炮,从街头排到街尾,看的我是头皮发麻,突然看见两个拿着大香的男人,其中一个蹲下身去,另一个见状跟同伙说,“先不要点,等神过来在点活。”可蹲着的那个人嘴上说我知道啦,下一秒他点火径直跑掉,顿时漫天烟尘飞扬,那鞭炮声震耳欲聋,不知道的还以为哪里在打仗呢。
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晚上的冲庙了,时间未到,寺庙旁的小广场早早就围得水泄不通,随着旗手和火炬手的进场,帝君进庙拉开序幕,那天晚上,在红色散光灯的衬托和胡氏村民尽情的欢呼下,一尊尊神像以飞快地速度冲在回庙路上,我看着他们举着神像尽情欢呼,情不自禁也跟着一起放声呐喊,振臂高呼,随着帝君像的归位,今天的帝君出巡也正式结束。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还置身于那种热闹的氛围之中,在本次赴客之旅后让我更加期待起了我们自己的游神活动,期待能尽情释放热情,展我福安寺雄风。
游神是众多闽南人的信仰,更是闽南人特有的一种过节方式,也向外界展示了另类的文化底蕴与文化魅力,加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样有助于丰富人民精神面貌,实现文化振兴,进而推进乡村振兴。
22交通春刘羽馨
回家,是岁月的轮回,是亲情的召唤
“闽人智慧”让福建人民从古至今,适应着本地境域内的社会发展,满足着精神和物质的生活需求,是对中华民族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恍然间迎来了寒假,回到家乡,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头,走过古老的石板路,依旧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着这座城市依旧年轻的心跳。小时候不觉得家乡有什么特别的,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长大才懂,真正值得回忆的是家乡。
大年三十,我跟着妈妈游逛在集市里,突然听见旁边声响,我转头定睛一看,橘黄色的大桶有两人合抱那么粗,七十公分高。 两个人拿着碗口粗的木槌,你一棍我一棍的,“嗵嗵嗵”的槌击声混着糯米“嘶嘶哗哗”的粘稠声响直入心灵,好像这块地都在打糍粑的槌声中颤动摇晃。这是我们家乡过年的前奏曲。我驻足痴望着,“妈妈,这看起来好有趣啊,我也想试试。”妈妈笑着拍了拍我的头替我问道,“老板,妞儿也想体验一下能让她试试吗。”老板豪爽的答应了。我接过他手中的木槌,正当我想拿起往下锤,用了多大的力气都抬不起来,可把我累的够呛。在此之前我不知打糍粑是一件辛苦的体力活,当我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此刻妈妈却在一旁笑容满面地看着我,脸上的“沟壑纵横”越发明显,却尽是幸福的模样。
写到家乡,我的笔就会温暖起来。我不知怎样来描述这种温暖给予我的恩惠,但我知道,我常因家乡而感到丰厚的拥有。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烟火气,无论是藏在街巷里的本地小吃,还是各色各样的网红美食,总是能让人口腹愉悦的。妈妈骑着电动车载着我沿着人民路兜去,路上我看见许多当地特色小吃,比如跟半个拳头一样大小的扁肉,皮薄顺滑的肠粉,有着多重口味的包粿,脆香的锅巴,新鲜出炉的光饼,还有在闽南称为福鼎肉片而在闽北确被称为的瘦肉羹等美食。
在打糍粑这个民间习俗中,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制作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反映了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展现了“闽人智慧”、人民团结协作、勤劳的精神风貌。通过打糍粑这个民间习俗,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来。
这次回家,实地感受到了建阳的美丽与魅力,从多个方面看来,我的家乡都有了“变化”,我为中国的发展而骄傲,也为我家乡日益变好而感到欣慰。通过这次家乡之旅,我深刻地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美食、文化和生活,也对建阳之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正所谓那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魂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贯通起来,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23交通林珺兰
探小小古城,寻传统文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福建同安的朱子文化、孔庙等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龙年春节,年味十足,在同安这座小小古城中春节格外热闹。小年的踩街灯会、元宵的梅山寺灯会吸引着众多游客。
如今,时隔近20年,同安古城再现踩街民俗灯会,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地域传统文化再现生机。大街小巷灯火通明,舞龙、舞狮队开路,同安非遗车鼓弄、宋江阵,闽南民俗表演腰鼓队、大鼓凉伞、电音三太子、拍胸舞等组成200人的方阵从同新路步行街出发,沿同安钟楼、南门路、中山路、三秀路、同安县衙旧址行进。我和家人一起随着队伍前行,感受着浓厚的春节火热氛围。除此之外,现场还举行了同安古城灯会亮灯仪式,大型花灯亮相,小型花灯点缀,营造着热闹有趣的民俗中国年。
今年,从春节至元宵,同安区更是推出了同安古城灯会、厦门方特新春灯会、同安影视城新春灯会、北辰山新春彩灯大世界、同安梅山寺灯会等五大新春灯会,着力打造五谷丰“灯”盛景,足以见得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城市建设”等关系的思考,厚植历史情怀与文化担当。
其中,梅山寺灯会盛况空前,近3000盏手工灯点亮千年古刹。有别于一般的灯会,梅山寺的灯会结合僧众、善信们的智慧与力量,以传统花灯技艺,制作具有宗教气息的手工祈福灯各式各样。赏灯期间,不少身着古装汉服的年轻人提着鱼灯、龙灯游园,让人仿佛置身于辛弃疾词中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美好光景中。我将美好的祈愿寄于盏盏光亮的花灯,将它们递给我的家人。我们一起猜灯谜、赏花灯、吃汤圆,在家家团圆的节日感受着这份幸福美好。
龙年祥瑞,好运连连!我希望每逢春节同安都能有丰富的民俗活动,传递厦门的年味烟火气息。中国传统节日与地域文化结合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