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宣教授推行导师团模式的教育和科研理念,是我校极具特色的开放性工作室,所创办的机电一体化导师团工作室目前有专业教师8名、本科生及研究生40余名,以校企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已长期服务30多家企业,累计签约课题65项,总课题经费超过3000万。获得校教学竞赛一等奖、厦门市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青年后备等荣誉称号。
陈教授带领的工作室创办10年以来,导师团成员坚持“无暑假、短寒假”,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开放性实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知识产权申报等,同时依托校企产学融合的各类科研课题,真刀真枪、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培养了众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动力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受到企业的热捧;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展了广泛的校企产学研合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冠捷科技、路达工业有限公司、宸鸿科技等企业建立了项目合作,累计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重量级赛事,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福建省省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余项,同时将21项发明专利和36项实用新型专利收入囊中。此外,他本人获得厦门市双百人才计划最高等级A+,得到800万的创新创业资助,并入选了2022年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推行独特导师团
陈水宣老师是我校典型的双师型教师,浙江大学博士后在上海宝钢研究院从事智能装备开发,2010年被我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后牵头创立了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工作室,带领学生致力于开发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非标机电一体化设备。在陈水宣老师为带头人的团队里,一直倡导导师团形式的学生培养理念,以团队的方式实施“赶出去、带回来、关起来”的学生培养方式。
怎么赶出去和带回来?陈水宣带领团队的老师把企业的课题带回来,同时把学生“赶出”实验室,在参与企业课题的过程中打开“眼界”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来自企业的课题,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做出解决企业需求的产品。正是这样既能提升理论的应用,又能提高动手能力的参与模式使学生愿意加入。不只是研发本身,从为什么要研发这个产品开始,陈水宣就注重学生的参与。现在,实验室大约有20%的课题来源于学生们在参加学科竞赛等项目或活动时产生的灵感。和把学生赶出去、把课题带回来的做法相对应的是“把学生和老师关在工作室”,具体是要求学生没课的时候都留在实验室,并为此制定企业化的考勤签到制度,一来方便老师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二来对学生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这也是陈水宣实行导师制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
陈水宣团队所实践的正是学校积极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同时在对“亲产业”办学理念的贯彻中又有所创新。由几个老师组成导师队伍不光只是教授知识,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学涯的指导、方法的传承。
坚持产业需求为导向 做“接地气”的科研
陈水宣教授创新导师团队的做法产生了好的效果,最直接的体现是一件件由学生完全参与的、具有市场应用价值的产品的诞生。
2012年,陈水宣教授曾带领团队到访了厦门一家大型轮胎生产企业,在与项目负责人交流并实地考察后,他和团队历时两年半时间开发出了一款被称为“模具清洗机器人”的产品,受到了企业技术人员的赞赏。之后,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同类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把原先“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程度较低”的产品,升级成全新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在完成了机器人的整个工程后,他的团队获得了政府的投资,在“互联网+”及挑战杯比赛中也获得了荣誉,团队也因此入围了厦门市最高级别的“双百计划”。陈水宣说,自己工作室的思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部分的项目都是“由导师提出思路做指导,而详细的方案设计全由学生负责。”由老师抛出课题,把企业需求定位清楚,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在老师的评估和指导下做出好的方案,再由学生亲自参与实际操作。据初步统计,工作室从2011年4月成立至今,承担工信部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及自然科学基金11项、市厅级项目5项、企业横向课题32项等,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过了15000余万元。

言传身教,教学生“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比起一个个产品面世和大奖的斩获,更让陈水宣老师感到骄傲的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双提升,这也是陈水宣团队在学校亲产业办学理念下,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收获。由于学生在4年学习生涯中参与到了企业课题开发中,每年所培养的学生都受到众多企业的哄抢。“就像竞标一样,这个企业开5000元,那个企业给6000元”。值得一提的是,陈水宣老师一直不以成绩好坏作为进入实验室的门槛。在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不少并不是大家眼中的“优等生”——成绩排名并不靠前。但只要学生踏实肯干,陈老师就愿意给他们机会去锻炼。在他看来,课业成绩的好坏不是判断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有些学生身上的专业性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会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慢慢的体现出来,这正是工作室所需要的。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是陈水宣老师在教学和学生培养过程中一直坚持的初心,在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一直如此言传身教,和学生一同分享酸甜苦辣的过程,一起享受共同进步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