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对应课程
|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车辆工程问题。
| K1-1: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能够将其用于车辆工程问题的建模和求解过程。
| 高等数学Ⅰ(上)、高等数学Ⅰ(下)、大学物理Ⅰ(上)、大学物理Ⅰ(下)、线性代数、普通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
|
K1-2: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够用于车辆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设计。
| 计算机应用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Ⅱ、机械三维CAD、单片机原理与应用Ⅱ
|
K1-3:掌握力学、传热学、电工学和电子学等相关知识,能够将其用于解决车辆工程问题。
| 理论力学Ⅱ、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流体力学、材料力学Ⅱ、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践、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K1-4:掌握机械和液压基础知识,能够将其用于解决车辆工程问题中的机械机构和液压管路问题。
|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液力传动
|
K1-5:掌握互换性、标准化概念及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于解决车辆工程问题。
| 机械制图(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K1-6: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工程常用材料的选用和加工工艺基本知识,用于解决车辆工程问题。
|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客车制造工艺学、客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客车生产工艺
|
K1-7:掌握专业知识,用于描述汽车复杂系统或者过程以及建立相关数学模型。
| 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电机控制技术、汽车理论、汽车设计
|
A1-1: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工程问题(系统或过程)表述中,进行正确的数学模型建立,并用于解决复杂车辆工程问题。
| 理论力学Ⅱ、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流体力学、材料力学Ⅱ、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践、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
A1-2:能够运用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车辆工程问题。
| 理论力学Ⅱ、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流体力学、材料力学Ⅱ、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践、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A1-3:具有应用计算机技术求解复杂车辆工程问题的能力。
| C语言程序设计Ⅱ、单片机原理与应用Ⅱ
|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车辆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A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车辆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发动机原理、电机控制技术、汽车理论、毕业设计(论文)
|
A2-2:能够运用机械工程基础理论识别、表达和分析复杂车辆工程问题。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汽车理论、毕业设计
|
A2-3:具有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能力;具有机械传动装置和一般机械结构的设计能力;具有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能力。
|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设计
|
A2-4:具有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 机械制图(上)、机械制图(下)、计算机绘图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K3-1:掌握汽车零部件、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原理、汽车设计
|
K3-2:掌握汽车制造领域所必须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等知识。
|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客车制造工艺学、客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客车生产工艺
|
A3-1:具有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技能和运用计算机进行建模和绘图的技能。
| 机械制图(下)、制图测绘、计算机绘图、机械三维CAD、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A3-2:具有进行汽车及各子系统运动方案、传动方案及其结构的设计能力。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汽车构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
A3-3: 具备汽车产品制造工艺分析、设计及应用能力。
|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客车制造工艺学、客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客车生产工艺
|
A3-4:具备进行汽车系统的设计开发、仿真、生产制造、自动控制和试验检测的能力。
| 液压与液力传动、毕业设计(论文)
|
A3-5:能够在安全、环境、法律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 客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A3-6: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
| 机械制图(下)、制图测绘、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K4-1: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和理论。
| 大学物理实验Ⅰ(上)、大学物理实验Ⅰ(下)、普通化学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
|
K4-2:掌握工程相关力学、电工学领域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相关实用技术。
| 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流体力学、材料力学Ⅱ、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践、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K4-3:了解机械及汽车零件、部件、传动方案的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
| 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
|
K4-4:掌握汽车性能的测试原理、测试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汽车性能试验、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试验学、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汽车可靠性设计
|
A4-1:具有进行科学和工程中基本实验的能力。
| 大学物理实验Ⅰ(上)、大学物理实验Ⅰ(下)、普通化学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
|
A4-2:具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采集数据及结果分析的能力。
|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汽车性能试验、汽车试验学
|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A5-1:能够针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够理解其局限性。
| 客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人工智能导论、汽车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车辆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车辆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K6-1:熟悉和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管理体系。
| 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汽车生产实习
|
A6-1: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
| 认知实习、工程训练、汽车拆装实习、汽车生产实习、车辆设计实习、车辆轮岗实习、毕业实习
|
A6-2:能够客观评价汽车生产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 汽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K7-1:熟悉与车辆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 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发动机原理
|
A7-1: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 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汽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
A7-2:能够针对实际汽车项目,评价其资源利用效率,判断汽车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损害的隐患。
| 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汽车生产实习
|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K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影响。
| 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K8-2: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及个人责任。
| 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K8-3:了解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人类文化及艺术具有一定的理解。
| 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Q8-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 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Q8-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军事理论、军事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业基础、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A9-1: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客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A9-2:能够和团队其他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合理反应,具有较好的人际交流能力。
| 创业基础、制图测绘、汽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A9-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技术交流沟通能力。
|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10、沟通:能够就复杂车辆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K10-1:掌握专业外语词汇,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
| 大学英语、汽车专业英语、毕业设计(论文)
|
A10-1:能够就复杂车辆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 客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A10-2:具有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 大学英语
|
A10-3:具有用外语进行学术、技术沟通和交流的初步能力。
| 大学英语、汽车专业英语
|
Q10-1: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大学英语、汽车专业英语
|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A1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公共选修课(经济与管理类)
|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A12-1:训练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获取解决车辆工程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客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Q12-1:充分认识到车辆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以适应实际工作中的各种任务。
| 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认知实习、汽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Q12-2:健康的体质。
| 公共体育课、军事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