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2018级执行)
一、招生对象
符合国家规定条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高中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就业目标及毕业后五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城市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工程知识,熟悉现代专业技术工具,掌握工程实践在社会、经济、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方法,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团队合作与沟通等能力,能够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研发部门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路网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控制以及应急处置等工作,能逐步成长为本领域的技术精英(骨干)或中高层管理专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交通运输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1.基本学制:四年(3+1模式,其中3年在本校学习,1年在台湾学习)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
2.核心课程:运筹学、管理学原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安全、运输商务、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运输经济学、城市客运管理与应急处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和交通运输设备等课程。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认知实习、计算机课程设计、城市轨道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旅客进出站组织设计课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设计课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
4.主要专业实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实习实训、专题研究等项目。
5.课程体系结构图(拓扑图)
说明:除公共选修课外,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部分专业选修课,用框图形式标明这些课程的联系、先修、后修的关系。各专业亦可围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设计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图。

六、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目标实现矩阵
序号
| 毕业生能力
| 实现能力的教学过程
| 备注
|
1
|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 高等数学Ⅰ(上)、高等数学Ⅰ(下)、大学物理Ⅰ(上)、大学物理Ⅰ(下)、线性代数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Ⅰ、统计学、工程力学Ⅰ、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电子综合实践、运筹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组织学、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Ⅱ、C语言程序设计Ⅱ、VFP数据库程序设计
|
|
2
|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设备、交通安全、运输商务、运输经济学、建模方法与应用、交通专业软件及其应用、科学计算与MATLAB、C语言程序设计Ⅱ、VFP数据库程序设计、计算机课程设计、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科技文献检索、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旅客进出站组织设计课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设计课程设计
|
|
3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交通运输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概论、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城市客运管理与应急处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工程制图、制图测绘、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Ⅱ、C语言程序设计Ⅱ、VFP数据库程序设计、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设备、交通安全、运输商务、运输经济学、城市公共交通、交通工程、轨道工程、交通化学与危险品运输、市郊运输技术、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型运输系统、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认知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实习实训、城市轨道交通生产实习、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旅客进出站组织设计课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设计课程设计、创业基础
|
|
4
|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电工电子综合实践、专题研究、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统计学、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旅客进出站组织设计课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设计课程设计
|
|
5
|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交通系统工程、运筹学、建模方法与应用、高等数学Ⅰ(上)、高等数学Ⅰ(下)、线性代数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Ⅰ、交通专业软件及其应用、科学计算与MATLAB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旅客进出站组织设计课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设计课程设计、专题研究
|
|
6
|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运输经济学、资产管理与运营补贴、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运输商务、建模方法与应用、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运输工程、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交通系统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旅客进出站组织设计课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设计课程设计
|
|
7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职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人文社会科学公选课、运输经济学
|
|
8
|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创业基础、职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军事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经济与管理公选课、艺术与体育公选课
|
|
9
|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制图测绘、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认知实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实习实训、城市轨道交通生产实习、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旅客进出站组织设计课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设计课程设计
|
|
10
| 10、沟通:能够就交通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大学英语、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外语、毕业设计(论文)、科技文献检索
|
|
11
|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经济学、运输商务、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经济与管理公选课
|
|
12
|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公共体育、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军事训练、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认知实习、艺术与体育公选课、创新实践、创业教育
|
|
七、毕业规定
本专业学生修满168.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含公共基础课54.5学分、专业基础课49学分、专业课18学分、独立设置实践32学分)修满153.5学分,且选修课程(含专业选修课4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3学分)修满15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准予毕业。
八、各学期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单位:周
学年
| 项 目
学 期
| 课堂
教学
| 入学
教育
| 军事
训练
| 实验
| 课程
设计
| 机动
与
考试
| 社会
实践
| 实习
| 毕业
论文
设计
| 毕业
教育
| 合
计
|
一
| 秋季学期
| 18
| 0
| 0
|
|
| 2
|
|
|
|
| 20
|
春季学期
| 16
|
|
|
|
| 1
|
|
|
|
| 17
|
夏季学期
|
|
|
| 1
| 2
|
| (1)
|
|
|
| 3
|
二
| 秋季学期
| 18
|
|
|
|
| 2
|
|
|
|
| 20
|
春季学期
| 15
|
|
| 1
|
| 1
|
|
|
|
| 17
|
夏季学期
|
|
|
| 1
|
|
|
| 2
|
|
| 3
|
三
| 秋季学期
| 14
|
|
|
| 3
| 1
|
| 2
|
|
| 20
|
春季学期
| 14
|
|
|
| 3
| 1
|
| 2
|
|
| 20
|
夏季学期
|
|
|
|
|
|
|
|
|
|
|
|
四
| 秋季学期
| 16
|
|
|
| 2
| 2
|
|
|
|
| 20
|
春季学期
|
|
|
|
|
|
|
| 4
| 10
| 2
| 16
|
总 计
| 108
| 1
| 2
| 3
| 10
| 10
|
| 10
| 10
| 2
| 156
|
注:1. 学校运动会安排在每年的秋季学期。2.社会实践如安排在寒暑假,请用()标注,不占计划教学周数。
九、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师资来源
| 主要对应毕业要求
| 学
分
| 考核方式
| 学 时 数
| 各学期学时分配(学时/周)
|
合
计
| 讲课
| 实
践
| 其
他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厦门理工
| 8
| 3
| 1
| 48
| 32
| 16
|
|
| 3
|
|
|
|
|
|
|
|
|
|
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厦门理工
| 8
| 3
| 1
| 48
| 32
| 16
|
| 3
|
|
|
|
|
|
|
|
|
|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厦门理工
| 7、8
| 3
| 1
| 48
| 32
| 16
|
|
|
|
|
| 3
|
|
|
|
|
|
|
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厦门理工
| 8
| 3
| 1
| 48
| 32
| 16
|
|
|
|
| 3
|
|
|
|
|
|
|
|
5
| 形势与政策
| 厦门理工
| 7、8
| 2
| 2
| 32
|
|
| 32
| (1)
| (1)
|
| (1)
| (1)
|
|
|
|
|
|
|
6
| 公共体育
| 厦门理工
| 12
| 4
| 1
| 128
| 8
| 120
|
| 2
| 2
|
| 2
| 2
|
|
|
|
|
|
|
7
| 军事理论
| 厦门理工
| 8
| 1
| 2
| 18
| 18
|
|
|
| 2
|
|
|
|
|
|
|
|
|
|
8
| 大学英语
| 厦门理工
| 10
| 10
| 1
| 160
| 136
| 24
|
| 4
| 4
|
| 2
| 2
|
|
|
|
|
|
|
9
| 创业基础
| 厦门理工
| 3、8
| 1
| 2
| 16
| 16
|
|
|
|
| (4)
|
|
|
|
|
|
|
|
|
10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实践
| 厦门理工
| 7、8
| 1
| 2
| 16
|
|
| 16
|
|
|
|
|
|
|
|
|
| (4)
|
|
11
| 大学信息技术
| 厦门理工
| 1、3
| 1
| 1
| 24
| 8
| 16
|
| 2
|
|
|
|
|
|
|
|
|
|
|
12
| 高等数学Ⅰ(上)
| 厦门理工
| 1、5
| 5
| 1
| 80
| 80
|
|
| 6
|
|
|
|
|
|
|
|
|
|
|
13
| 高等数学Ⅰ(下)
| 厦门理工
| 1、5
| 5
| 1
| 80
| 80
|
|
|
| 5
|
|
|
|
|
|
|
|
|
|
14
| 线性代数Ⅰ
| 厦门理工
| 1、5
| 2
| 1
| 32
| 32
|
|
|
|
|
| 2
|
|
|
|
|
|
|
|
15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Ⅰ
| 厦门理工
| 1、5
| 3
| 1
| 48
| 48
|
|
|
|
|
|
| 3
|
|
|
|
|
|
|
16
| 大学物理Ⅰ(上)
| 厦门理工
| 1
| 3
| 1
| 48
| 48
|
|
|
| 3
|
|
|
|
|
|
|
|
|
|
17
| 大学物理Ⅰ(下)
| 厦门理工
| 1
| 3
| 1
| 48
| 48
|
|
|
|
|
| 3
|
|
|
|
|
|
|
|
18
| 大学物理实验Ⅰ(上)
| 厦门理工
| 3
| 1
| 2
| 20
|
| 20
|
|
| 2
|
|
|
|
|
|
|
|
|
|
19
| 大学物理实验Ⅰ(下)
| 厦门理工
| 3
| 0.5
| 2
| 16
|
| 16
|
|
|
|
| 2
|
|
|
|
|
|
|
|
小计
| 54.5
|
| 958
| 650
| 260
| 48
| 16
| 26
| (4)
| 14
| 10
|
|
|
| (4)
|
|
|
注:1、考核方式代码:考试1,考查2
(二)学科专业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师资来源
| 主要对应毕业要求
| 学
分
| 考核方式
| 学 时 数
| 各学期学时分配(学时/周)
|
合
计
| 讲课
| 实
践
| 其
他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1
| 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
| 厦门理工
| 7、12
| 1
| 2
| 15
| 9
| 6
|
| 3
|
|
|
|
|
|
|
|
|
|
|
2
| 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
| 厦门理工
| 2、6
| 2
| 1
| 24
| 24
|
|
|
|
|
|
| 2
|
|
|
|
|
|
|
3
| 轨道交通概论
| 厦门理工
| 2、3
| 2
| 1
| 24
| 24
|
|
|
|
|
|
| 2
|
|
|
|
|
|
|
4
|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 逢甲大学
| 2、3
| 4
| 1
| 64
| 64
|
|
|
|
|
|
|
|
| 4
|
|
|
|
|
5
| 交通运输设备▲
| 逢甲大学
| 2、3
| 3
| 1
| 48
| 48
|
|
|
|
|
|
|
|
| 3
|
|
|
|
|
6
| 交通安全▲
| 逢甲大学
| 2、3
| 3
| 1
| 48
| 48
|
|
|
|
|
|
|
|
|
| 3
|
|
|
|
7
| 运输商务▲
| 逢甲大学
| 2、3、6、11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8
| 工程力学Ⅰ
| 厦门理工
| 1、3
| 5
| 1
| 80
| 74
| 6
|
|
|
|
| 5
|
|
|
|
|
|
|
|
9
| 工程制图
| 厦门理工
| 1
| 3
| 1
| 48
| 40
| 8
|
| 4
|
|
|
|
|
|
|
|
|
|
|
10
| 机械设计
| 厦门理工
| 1、2
| 3
| 1
| 48
| 42
| 6
|
|
|
|
|
| 4
|
|
|
|
|
|
|
11
| 管理信息系统
| 厦门理工
| 1、11
| 2
| 1
| 32
| 32
|
|
|
|
|
|
| 2
|
|
|
|
|
|
|
12
| 运筹学▲
| 厦门理工
| 1、5、11
| 4
| 1
| 64
| 64
|
|
|
|
|
|
| 4
|
|
|
|
|
|
|
13
| 管理学原理▲
| 厦门理工
| 1、11
| 3
| 1
| 48
| 48
|
|
|
|
|
| 3
|
|
|
|
|
|
|
|
14
| C语言程序设计Ⅱ
| 厦门理工
| 1、2、3
| 3
| 1
| 48
| 32
| 16
|
|
| 3
|
|
|
|
|
|
|
|
|
|
15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厦门理工
| 1、3
| 4
| 1
| 64
| 48
| 16
|
|
|
|
|
| 4
|
|
|
|
|
|
|
16
| 运输经济学▲
| 厦门理工
| 2、3、6、7、11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
| 4
|
|
17
| VFP数据库程序设计
| 厦门理工
| 1、2、3
| 3
| 2
| 48
| 40
| 8
|
|
|
|
| 3
|
|
|
|
|
|
|
|
小计
| 49
|
| 767
| 701
| 66
|
| 7
| 7
|
| 11
| 16
|
| 7
| 5
|
| 4
|
|
注:1、专业核心课程用“▲”,双语课用“★”,纯英语课用“#”; 2、考核方式代码:考试-1,考查-2
(三)专业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师资来源
| 主要对应毕业要求
| 学
分
| 考核方式
| 学 时 数
| 各学期学时分配(学时/周)
|
合
计
| 讲课
| 实
践
| 其
他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1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概论
| 逢甲大学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2
|
|
|
|
|
2
| 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 逢甲大学
| 3
| 3
| 1
| 48
| 48
|
|
|
|
|
|
|
|
| 3
|
|
|
|
|
3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 逢甲大学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2
|
|
|
|
|
4
| 城市客运管理与应急处置▲
| 逢甲大学
| 3
| 3
| 1
| 48
| 48
|
|
|
|
|
|
|
|
|
| 3
|
|
|
|
5
| 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
| 逢甲大学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6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
| 厦门理工
| 3、10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
| 2
|
|
7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 逢甲大学
| 3
| 4
| 1
| 64
| 64
|
|
|
|
|
|
|
|
|
| 4
|
|
|
|
小计
| 18
|
| 288
| 288
|
|
|
|
|
|
|
|
| 7
| 5
|
| 3
|
|
(一)、(二)、(三)必修课周学时累计
| 22
| 31
|
| 22
| 22
|
| 14
| 14
|
| 9
|
|
注:1、专业核心课程用“▲”,双语课用“★”,纯英语课用“#”2、考核方式代码:考试-1,考查-2城市客运管理与应急处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四)专业选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师资来源
| 主要对应毕业要求
| 学
分
| 考核方式
| 学 时 数
| 各学期学时分配(学时/周)
|
合
计
| 讲课
| 实
践
| 其
他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1
| 财务管理
| 厦门理工
| 6
| 3
| 1
| 48
| 48
|
|
|
|
|
|
|
|
| 2
|
|
|
|
|
2
| 运输组织学
| 厦门理工
| 1
| 2
| 1
| 32
| 32
|
|
|
|
|
|
|
|
| 3
|
|
|
|
|
3
| 交通专业软件及其应用
| 厦门理工
| 2、5
| 2
| 2
| 32
| 32
|
|
|
|
|
|
|
|
| 3
|
|
|
|
|
4
| 统计学
| 厦门理工
| 1、4
| 3
| 1
| 48
| 48
|
|
|
|
|
|
|
|
| 3
|
|
|
|
|
5
| 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 厦门理工
| 4
| 2
| 2
| 32
| 32
|
|
|
|
|
|
|
|
| 3
|
|
|
|
|
6
| 交通工程
| 厦门理工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3
|
|
|
|
|
7
| 运输工程
| 厦门理工
| 6
| 2
| 2
| 32
| 32
|
|
|
|
|
|
|
|
| 3
|
|
|
|
|
8
|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 厦门理工
| 1、6
| 3
| 1
| 48
| 48
|
|
|
|
|
|
|
|
| 3
|
|
|
|
|
9
| 城市公共交通
| 厦门理工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2
|
|
|
|
|
10
| 轨道工程
| 厦门理工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3
|
|
|
|
|
11
| 交通化学与危险品运输
| 厦门理工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12
| 建模方法与应用
| 厦门理工
| 2、5、6
| 3
| 1
| 48
| 48
|
|
|
|
|
|
|
|
|
| 3
|
|
|
|
13
| 专题研究
| 厦门理工
| 4、5
| 2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14
| 交通系统工程
| 厦门理工
| 5、6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15
| 智能型运输系统
| 厦门理工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16
| 西方经济学
| 厦门理工
| 6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3
|
|
|
|
17
| 资产管理与运营补贴
| 厦门理工
| 6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18
| 市郊运输技术
| 厦门理工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3
|
|
|
|
19
| 物流管理
| 厦门理工
| 3
| 2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20
|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 厦门理工
| 3
| 2
| 1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21
| 科学计算与MATLAB
| 厦门理工
| 2、5
| 2
| 2
| 32
| 32
|
|
|
|
|
|
| 2
|
|
|
|
|
|
|
22
|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
| 厦门理工
| 3、6、11
| 1
| 1
| 16
| 16
|
|
|
|
|
|
|
|
|
|
|
| 2
|
|
23
| 科技文献检索
| 厦门理工
| 2、10
| 1
| 2
| 16
| 16
|
|
|
|
|
| 1
|
|
|
|
|
|
|
|
24
| 大数据导论
| 厦门理工
| 4、5
| 1.5
| 2
| 24
| 24
|
|
|
|
|
|
|
|
|
|
|
| 2
|
|
小计
| 49.5
|
| 792
| 792
|
|
|
|
|
| 1
| 2
|
| 28
| 23
|
| 4
|
|
应修学分与学时
| 4
|
|
|
|
|
|
|
|
|
|
|
|
|
|
|
|
|
注:1、专业核心课程用“▲”,双语课用“★”,纯英语课用“#”2、考核方式代码:考试-1,考查-2
(五)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序号
| 课程名称
| 师资来源
| 主要对应毕业要求
| 学分
| 考核方式
| 各学期独立设置实践周数或周学时分布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1
| 入学教育
| 厦门理工
| 8
| 0
| 2
| 1
|
|
|
|
|
|
|
|
|
|
|
2
| 军事训练
| 厦门理工
| 8、12
| 0
| 2
| 2
|
|
|
|
|
|
|
|
|
|
|
3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 厦门理工
| 8
| 2
| 2
|
|
|
| (2)
|
|
|
|
|
|
|
|
4
| 制图测绘
| 厦门理工
| 3、9
| 1
| 2
|
|
| 1
|
|
|
|
|
|
|
|
|
5
| 计算机课程设计
| 厦门理工
| 2
| 2
| 2
|
|
| 2
|
|
|
|
|
|
|
|
|
6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认知实习
| 厦门理工
| 3、9、12
| 2
| 2
|
|
|
|
|
| 2
|
|
|
|
|
|
7
|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
| 厦门理工
| 1、4
| 1
| 2
|
|
|
|
| 1
|
|
|
|
|
|
|
8
|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实习实训
| 厦门理工
| 3、9
| 1
| 2
|
|
|
|
|
| 1
|
|
|
|
|
|
9
| 城市轨道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 逢甲大学
| 2、3、4、5、6、9
| 1
| 2
|
|
|
|
|
|
|
|
|
| 1
|
|
10
| 城市轨道交通生产实习
| 逢甲大学
| 3、9
| 2
| 2
|
|
|
|
|
|
| 1
| 1
|
|
|
|
11
| 旅客进出站组织设计课程设计
| 逢甲大学
| 2、3、4、5、6、9
| 1
| 2
|
|
|
|
|
|
|
| 1
|
|
|
|
12
| 专题研究
| 逢甲大学
| 3、4、9
| 4
| 2
|
|
|
|
|
|
| 1
| 3
|
|
|
|
13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设计课程设计
| 厦门理工
| 2、3、4、5、6、9
| 1
| 2
|
|
|
|
|
|
|
|
|
| 1
|
|
14
| 毕业教育
| 厦门理工
| 8、12
| 0
| 2
|
|
|
|
|
|
|
|
|
|
| 0
|
15
| 毕业实习
| 厦门理工
| 10、11、12
| 4
| 2
|
|
|
|
|
|
|
|
|
|
| 4
|
16
| 毕业设计
| 厦门理工
| 2、3、4、5、6、9、10
| 10
| 2
|
|
|
|
|
|
|
|
|
|
| 10
|
小 计
| 32
|
| 3
|
| 3
| (2)
| 1
| 3
| 3
| 5
|
| 1
| 14
|
注:考核方式代码:考试-1,考查-2
(六)公共选修课程
建议选修课程
| 公共选修课程模块
| 主要对应毕业要求
| 学分
| 学时
|
人文社会科学
| 8
| 2
|
|
经济与管理
| 11
| 2
|
|
艺术与体育
| 8、12
| 2
|
|
实用技术
| 5
| 2
|
|
校外考试辅导
| 6
| 2
|
|
最少选修学分与学时
|
|
| 8
| 128
|
(七)创新实践与素质拓展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核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秋
| 春
| 夏
|
1
| 创新实践
| 3
| 2
|
|
2
| 创业教育
|
小 计
| 3
|
|
|
|
|
|
|
|
|
|
|
|
|
|
十、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结构表
课程类别与性质
| 学 时 数
| 学 分
|
讲课
| 实践
| 其他
| 合计
|
课内教学
| 必修
| 公共基础课
| 650
| 260
| 48
| 958
| 54.5
|
学科专业基础课
| 701
| 66
| 0
| 767
| 49
|
专业课
| 288
| 0
| 0
| 288
| 18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792
| 0
| 0
| 792
| 4
|
公共选修课
| 128
| 0
| 0
| 128
| 8
|
小 计
| 2559
| A=326
| 48
| 2933
| 133.5
|
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 共 32周
| B=32
|
创新实践与素质拓展环节
|
| C=3
|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A/16+B+C)/总学分]*100%=[326/16+32+3]/168.5*100%=32.9%
|
十一、本专业辅修教学计划(面向其他专业学生,另行制定)
序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必修、选修)
|
1
| 运筹学
| 4
| 64
|
| 必修
|
2
| 管理学原理
| 3
| 48
|
| 必修
|
3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概论
| 2
| 32
|
| 必修
|
4
| 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 3
| 48
|
| 必修
|
5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 2
| 32
|
| 必修
|
6
| 城市客运管理与应急处置
| 3
| 48
|
| 必修
|
7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 4
| 64
|
| 必修
|
8
| 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
| 2
| 32
|
| 必修
|
9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
| 2
| 32
|
| 必修
|
10
| 计算机课程设计
| 2
| 2周
|
| 必修
|
11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认知实习
| 2
| 2周
|
| 必修
|
12
| 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践
| 1
| 1周
|
| 必修
|
13
|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实习实训
| 1
| 1周
|
| 必修
|
14
| 城市轨道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 2
| 2周
|
| 必修
|
16
| 城市轨道交通生产实习
| 3
| 3周
|
| 必修
|
17
| 旅客进出站组织设计课程设计
| 2
| 2周
|
| 必修
|
18
|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
| 3
| 3周
|
| 必修
|
19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设计课程设计
| 2
| 2周
|
| 必修
|
20
| 毕业设计
| 10
| 10周
|
| 必修
|
| 合 计
| 60
| 624/21周
|
|
|
注:修满主要课程35学分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修满60分(含毕业设计或论文)且达到规定的学分绩点可申请辅修专业学位证书。
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程序信息
专业指导委员会
意见
|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学院
审查意见
| 学院(公章): 分管院长(签字):
年 月 日
|
教务处
审核意见
| 单位(公章): 处长(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教学指导
委员会审批意见
| 主管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